关注我们中新教育快乐汉语的家长可能会注意到,

我们有一种课程:中文读写班

不少家长对这个课很感兴趣,但又有疑惑,咨询时都在问:这课教什么?孩子们怎么学?

首先,读写班的学生需要有一定的中文基础,我们建议孩子有了三四年中文学习的基础后,可以考虑上这个班。

孩子长到10岁以后,已经能大致理解事情的起因和作用之间的关系,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并且已经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发展思考力和将来可能具备的社会技能。

设计这个课程的初衷,是考虑到有些孩子在学了三四年中文后,感到中文在日常生活中没什么用,平时上学和自己小社交圈的主要语言都是英语,越来越不愿按部就班地去学中文了,再按照普通课本学下去,可能就学不下去了。

 

课程还是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老师会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感兴趣的领域,了解学生们的思维和认知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点和认知特性,选取程度适中、大家喜欢的文章做为上课素材。

上课时,老师会带着学生通读、精读文章,通过故事发展、人物关系和语句描写(故事性文章),通过文章中的事实描述与逻辑推演(论述性文章)加深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并通过细节和场景解读,带领学生领会文章中细腻和微妙的表达方式。

老师会通过问题与提问,去考察和测试学生阅读中的理解准确性,分析并讲解阅读中出现的理解偏差。

接下去的问题与提问环节,多是由老师从文章中找出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和领域,带领学生对这样的话题和领域展开讨论与对话。讨论中老师会发掘孩子的兴趣点,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课程的后半部分,老师会要求学生针对文章和讨论中的兴趣点与话题,把自己最具心得的观点和感悟写下来,在小组中与大家一起讨论与评判自己的写作,最后,通过老师的点评与小修改,逐渐提高学生们的中文写作能力。

不局限于个别字、词、句的讲解,而是把这些放到文章的整体阅读中去解决。

课上,孩子们始终是主动的,带着兴趣、想象和思考,在老师的带领下,以话题讨论的方式去理解故事和文章,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看法。

学生这样写出的东西,一定是有感而发,不会是呆板无趣的命题作文。写出的文章或者片段可长可短,任意发挥,吾手写吾口。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堂设计,把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中文变得轻松、快乐、有趣、高效。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