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开办了中文课后补习班后,经常会有熟悉、半熟悉乃至不熟悉的人自我推荐:缺人吗?我去帮忙教一下?
于是我们会认真地询问:以前教过书吗?教过中文吗?教过小孩子们?教过海外的小朋友吗?英语程度如何?回答多半都是“没有”。但都有解释:曾帮人改过文章;曾在国内做心理咨询,知道小孩子心理;曾在中学学过拼音,知道声调,教小孩子中文没问题;另外,教中文不用懂英语吧?
也许,很多同胞都觉得,在海外教中文是个最没门槛的工作了,只要是中国人,人人都可以上手。如果没有工作,一时也想不出自己能做什么,那就只能教中文啦!
很多华人家长也在家里教自己的孩子学习中文。
能教吗?能教,肯定能教。
海外华人孩子的中文,对于国内长大,第一语言是中文的各位成年人来说,只要接受过大学教育,内容上完全能了解和掌握,不存在知识盲点和自己理解不了、解释不了的东西。把自己会的东西教给别人,肯定是能教的,这个不用怀疑。
能教好吗?
如何衡量教得好、教得一般与教得不好?
教得好的标准:一是学生喜欢学,更进一步地,学生喜欢老师,这个很容易判断;二是学习有成效,那么,这个成效如何判断呢?
就一门需要长期学习的课程而言,成效可以按照6-12个月为一个时间单位来计算,就短期技能培训而言,成效可以按照周、日、或小时为时间单位来计算。
以儿童语言学习(不是语言培训),半年的学习时间为例:
教得好:
(1)孩子在学习了半年后,新鲜感早已退去,还没有不喜欢这门课,还愿意继续学,这是第一个标准;
(2)半年中孩子学完了课本规定的内容,能掌握60%-80%的所学内容,能把所学内容的50%-60%熟练运用,这是第二标准;
(3)半年后,孩子不仅掌握了所学内容的80%左右,熟练运用所学内容的60%-70%,还通过个人兴趣和老师传授的规律性原理,触类旁通地学会和掌握了越来越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并因此融会贯通,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渐入佳境,这是第三个标准,也是最高的标准。
教得一般:
(1)孩子在学习了半年后,不太想学了,但能勉力为之;
(2)半年中孩子勉强学完了课本规定内容,能掌握40%-60%的所学内容,能把所学内容的30%-40%加以运用;
(3)课本中的扩展内容老师没有教,学生没有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呆板,但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孩子还能学到应学的知识。
教得不好
(1)孩子学习了半年后,实在不想学了,失去了学习兴趣
(2)半年中孩子勉强学完或者没有学完课本规定内容,边学边忘,所学内容掌握不到30%-40%,能运用的更少
(3)学习这门课时,总是找各种借口逃避。
一般而言,教得好的老师是少数,名师则少之又少,但由于正规学校的老师都经过专业训练并具备教学经验,所以,教得不好的也不多,多数老师的教学,中规中矩,能完成教学任务,他们把教书当做一份谋生的职业,如果老师在工作中敬业、有责任感,能更好地照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所以,关于华裔小朋友们学中文这事儿,我们可以这么看:家长们能教、那些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事儿做的人也能教,比较起来,可能家长们教得还更好些,因为家长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更用心。但这类的教,多半很难保证效果。
那么,如何选择市场上形形色色的中文课后班呢?建议是考察老师,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考察:
A,是否具有大学中文专业的汉语知识储备。
B,是否了解教育学、教学心理学和教学法基本原理。
C,是否具有在正规学校教授语文、汉语和中文的教学经验。
D,那些从业时间太久,有二三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要考察其是否了解并掌握现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太老旧呆板的教学方法效果也不好。
E,对幼龄学生而言,老师要理解课堂设计和课堂管理的重要性。
F,最好具备英语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