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教育部根据未来对人才的需要,开始再次着手进行高考改革。而改革的最大变化就是更重视语文了(语言文化)。高考改革后,将有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和英语,其中,英语可多次参考,以最高分数计入高考,而数学将在今后的高考中大幅降低难度,只有语文,其广度和难度都将有所提升。

所以,“得语文者得天下”,无论中考还是高考,语文的重要性已位列第一。

语文(语言文化)为什么重要?

因为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这基础潜移默化,将影响人的一生。

苏步青是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在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他认为“语文是成才的第一要素”。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期间,他曾提出:“如何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孩子数学不好补语文(语言文化)?这不是笑话。

很多孩子做数学题慢,或者错误多。有时,家长需要考虑:是不是孩子的其他方面出了问题,从而影响了孩子的数学成就,比如说–语文!

有经验的老师会知道,孩子总是做错题或者做题慢,如果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成绩仍没有明显提高,很可能不是数学计算本身的问题,而可能是学生没有读懂题目,或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明白题目的意思,尤其是面对数学应用题时,孩子阅读能力的差异一定会反映到他的做题速度和最终成绩上。

语文重要,其实说白了就是阅读重要,不仅要读“有用之书”,还要读“无用之书”。那些与考试或就业无关的书,往往对提升我们的人生经验、个人修养和文化品位起着更大的作用

现在的“快餐文化”,让人们降低了对语言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画面和视频影像代替了文字和语言,减少了阅读中思考的时间,同时过多的信息和画面也越来越制约着人们的主观想象力。很多时候,缺少文字阅读时,人们更习惯于被动地跟随和接受视频画面传送给自己的信息流而懒于思考。

来自美国的研究数据显示:近十年中,儿童的智力下降了近10%,据说,这是世界范围的数据,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了想象力,画面和影像代替了语言表达和阅读思考

语言是沟通、交流和相互理解最有力的介质,出色的沟通力和理解力源于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语言也是思维的介质,语言能力强、阅读能力强的人,能更清楚地理解和解读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清楚地认识事物、理解事务,更容易地触及到事物的本质,直接“get points”。

强大的语言和阅读能力,能使孩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一通百通,从而具有强大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中文和英语同属于语言范畴,我们推荐学习两种或者多种语言及文化。

理由嘛,很多很多…

语言影响思维:中文思维的维度和英语思维的维度是不同的,更多维度的思考力、眼界和认识能力肯定优于单一维度和单一视野。

以后有机会,我们来一起探讨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在思维上的特点。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