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被曾先生在瑞典的种种刷屏了,本不想蹭这个热点,但看来看去发现,评论都没有从教育的角度去解读这件事。

网上的视频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坦率地说,第一次看那两段著名视频,尤其是上面这段截图的“就地一滚”,我本以为主人公是曾先生的老父亲,但经仔细辨认,确认是年轻且受过良好教育的曾先生本人。

我们今天不论是非,只谈“身教”的影响与重要性

从目前获得的信息看,曾先生受过良好教育,依据有下面几个方面:

英语说得流畅,紧急情况下,英语仍能表达自如,并且不会因英语表达而出现思维上的卡顿,可见受英语教育多年。

能带自己的父母去欧洲旅游,经济上应该不会太差,可见事业算成功,属于年轻有为的一类,能挣钱英语又好,不是国内土财主发家。

酒店是曾先生自己在网上订的,说明他对网络预订酒店和机票之类事务谙熟,英文网站也没障碍,这还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一个佐证。

最近几天网上又爆出,他是天士力公司尼日利亚分公司的总经理(虽然我对这类网络人肉不很赞同)。

在大家的印象中,受过良好教育,身处管理层的年轻人应该更自尊、自重并且尊重他人,因为这是现代文明教育和人文素养最基本的一部分。曾先生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但正是在这一点上,曾先生的所作所为与他的年龄和所受的教育有了极大的反差:他应该懂得自尊与尊重他人,但他的行为举止却表现得像个没文化到处撒泼耍赖的市井老人。

这种分裂感产生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来自他的原生家庭,下面是曾先生妈妈的视频截图:

我猜想,曾先生在他过去的成长岁月中,可能已无数次见过自己妈妈的这类举动了,经年累月,习以为常。慢慢地,遇到棘手问题时,他可能也会不自觉地做出这类举动

孩子的模仿力往往是惊人的,更何况这举动来自孩子最信任最依赖的父母。

试想一下,曾先生伴随着这种坐在地上呼天抢地绝望哭闹的场景慢慢长大,他甚至已经不自觉地用这种方式去解决自己遇到的棘手问题了,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每每见效,从未失手,简直成了性价比超高的搞事手段,并且打遍天下无敌手(只是这次不幸遇到了瑞典警察)。

尽管曾先生后来受过多年现代文明教育,也懂得自尊自爱、尊重他人的道理,但“就地一滚”的动作早已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血液,动作娴熟自然到在外人看来已经有了职业碰瓷的架势。

下面的截图是曾先生爸爸的,这倒地的姿势,也能说明问题。

常理来说,被警察从青年旅馆赶出后,一家人应该站在大街上跟警察理论才对,但我们看到的却是:曾父躺倒在地,曾母坐地大嚎,曾先生倒地一滚。

如果父亲长途旅行后身体不适,最该做的应该是去医院,其次是赶紧另寻住处,即使一时找不到住处,做儿子的也该让父亲依靠在自己身上,盖上衣物,而不是任他躺卧在深夜异国寒冷的大街上,众目睽睽之下,那样既会加剧身体的不适,也会让做儿子的觉得不妥,有点丢脸。

但曾先生不仅没觉得不妥,自己也加入了地上抗议大军,与躺倒的父亲,坐地的母亲一起呼天抢地。

其实,这是这家人遇到事时的自然应对,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以往遇到纠纷时他们应该也常常这么做,这应该是曾先生成长过程中最经常发生的事之一,以致于他们之间配合默契,毫无尴尬。这是父母传递给他的最本原的“身教”。

尽管曾先生年轻,受过良好教育,也被现代文明所启蒙,但这些后天的“言传”还是在原生家庭的不断“身教”中败下阵来。

在经年累月的 父母“身教”下,后天教育只能是浮光掠影地被接受被了解,不会融入血液走入内心。每每遇到棘手问题,曾先生的本能第一反应还是那些从父母“身教”中传承下来的自然举动。至此,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他那行云流水般的“就地一滚”了。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身教”绝对大于“言传”,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课程,没有之一,这也是原生家庭对孩子人格形成具有深远影响的根本原因。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