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师眼里的中国诗歌和文化中国

.
十年前,我在友人的陪同下参观了位于泰国素攀府的“龙的传人博物馆”。这是当地出生的泰国第124任的总理马德祥(华裔)发愿,投资3亿泰铢修成的一座中国龙形状的建筑物。博物馆长135米,高35米,宽18米,展厅就在龙肚子里,全馆按朝代共分21个展室,每室一个主题,展示了中华5000年的历史文明进程。展厅中供奉着一瓶取自黄河的水作为“镇馆之宝”。在展厅中,通过声光电设备我看到从“盘谷开天地”、“女娲造人”的古代神话,经由辉煌灿烂的古代史,一直到林则徐虎门销烟和孙中立创立民国的悠久历史及知名人物,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宋代“包公断案”、“岳母刺字”和“秦桧跪像”。这座传奇的博物馆,让我初窥了泰国华人眼中的中华历史,也开始思考那些代表“文化中国”的表现形式和历史人物,即真正应该为海外华人世代所铭记的“中国烙印”。
七年前,受中国国务院侨办之邀,我和来自30多个国家的近百位华人华侨到暨南大学和北京大学进修两周。在北大课堂上,我听到著名学者,优秀讲师张辛教授主讲《道、礼与和谐—孔子智慧与国学的基本精神》 ,介绍孔子和儒家思想。作为文科生的我听着精彩讲座,畅想北大的百年变迁,逐渐酝酿出一首五律《听北大国学讲座有感》。
五律 听北大国学讲座有感
千载逢盛世,龙裔拜学堂。
戊戌存硕果,华夏育新章。
德赛急先锋,孔孟故国殇。
仁礼涅槃处,百年慨沧桑。
下课后,我不揣冒昧地把这首诗用短信发给张辛先生。(注:年过七旬的张先生文史哲兼通,精书法,擅长古诗文、碑铭、对联的写作,曾主编《中国楹联大典》,应邀为多位国家领导人和文化名人撰写诗幛。)他收到诗后不久就回信,评语是:“写得很好,才情俱见,惟平仄稍失稳。知我者必不罪我”。由于张教授的点评,我的这首诗被作为培训体会,在国侨办于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结业欢送晚会上当着领导和全体学员的面上台朗诵并讲解,这场即兴而绝无仅有的“钓鱼台”诗歌秀让我成了百名海外赤子中的明星学员。我也因此意识到诗歌以其精炼和韵味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同时经张老师提点,也明白平仄和押韵、对仗(偶)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现在当我带着一对不满十岁的小儿女回奥克兰定居,我开始思考如何让作为“侨二代”的他们更好更快地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解密中华文明基因,培养祖(籍)国的“文化认同”。于是我根据儿时的记忆,加上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名人的认识,以古体诗歌为载体,按成诗的大致年代顺序编写出这一套适合海外华裔小学生识字学诗,了解中国文化的教材。诗歌教材分为上、下两册,毎编25首诗,上册以五言四句二十字的简单诗为主,适合入门级的学生,下册逐步加深,以七绝和七律为主,适合10岁以上的中学生及成年人。每首诗对应的著名诗人,所处时代及生平故事我也会分别讲述,让华裔学生们不但能识文断字,还能熟悉中国的诗歌文化名人和朝代历史变迁,追溯中华文明的渊远流长和一脉相承。
作为华裔少儿入门级的诗歌教材,我摒弃传统先秦时代的《诗经》中的《关关雎鸠》等,这些诗不光晦涩难懂,而且与时代和新西兰国情脱节太多,暂不入选。我把《数数诗》(《山村咏怀》、陶渊明的《杂诗》和王维的《画》作为“开门三篇”。这三篇是摸底学生识字水平,初展诗歌形式的ABC。东晋陶渊明作为山水田园诗人的鼻祖,他的诗赋不光清新通俗,而且影响深远。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画》不光字好认,句易懂,而且展现了诗歌平仄和对仗的艺术风格。
唐代的诗除了小学课本上的《咏鹅》、《春晓》、《静夜思》、《草》等,我还收录进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因为这句诗写出了海外游子和祖国亲友们的心声,同文同种,情脉相通。唐代是中国古诗发展的巅峰时期,诗人灿若群星,数不胜数,但是作为文化名人和“中国标签”应该让海外华人华侨及后代们掌握的不过十多位。除了李白和杜甫,就数白居易了。李白是“诗仙”,文字雄奇,想象瑰丽,五绝亦有上品。杜甫更擅长律诗和对仗,因此收进了三首五律名篇,带孩子们品读泰山、成都和长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的是白居易的诗歌名篇,因此白乐天人要记住,诗也要会背。接下来就属“郊寒岛瘦”和小“李杜”,孟郊的《游子吟》千古传颂,契合华人心境和传统孝道,必学必背。杜牧更擅长七绝,但上篇没有收录。
宋代是以词见长的朝代,但宋诗中也有佳品精品,比如下面一首五律的首句就把宋初杭州的风景和富庶给定性了,它的作者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
赐梅挚知杭州
宋 · 宋仁宗
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剖符宣政化,持橐辍才流。
暂出论思列,遥分旰昃忧。
循良勤抚俗,来暮听歌讴。
因此作为宋朝的文化标签和人格楷模,华人华侨子弟应该首先知道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辛弃疾,再加上著名才女李清照。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王安石的《梅》其实表明了他们作为政治家的悲悯情怀和高洁人品。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实在太有名了,千古传唱,长短句直接学背吧,辛弃疾也属豪放派词人,金戈铁马,壮怀激烈,但他隐居赋闲时也有田园诗词,《西江月》言简意赅,适合学诵。李清照擅长婉约词,古代诗歌史上最重要的女词人,但她的五绝《夏日绝句》二十字讲项羽气概,借古讽今,颇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陆游的诗词著述丰富,但多慷慨抗金之语,与时代背景相关,七言较多,暂不列入上篇。
最后收录的两首是近代的歌词。《苏武牧羊》的爱国故事荡气回肠,历史渊远流长,而且与新西兰“羊村”的特点暗通,这首歌曲曾激励无数爱国仁人志士。香港才子黄霑作词经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更是耳熟能详,传唱华人界。“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这句词唱出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声,在这里“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成了文化标签和“中国形象”的代名词,正如泰国的龙的传人博物馆供奉着一瓶来自中华母亲河—黄河的水。这首歌词和意境也是值得我们海外的炎黄子孙学习和揣摩。
因此我们的课程不是简单地教字认词,而是会结合中国地图讲述历史和地理,讲解中华世界观和传统文化。每一首诗词都有对应的时代背景和诗人故事,因此鼓励家长带孩子们随时加入,一起来重温体会脍炙人口的诗词。我们以古典诗歌词为切入口,学习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和名人,培养对于祖(籍)国的文化认同,了解中华优秀文明传统,让我们成为当之无愧的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